猝死的背后,是一個家庭的破碎!發表時間:2022-02-25 09:24作者:青松康護 2月22日晚,網上傳出字節一名28歲員工在單位健身房內運動約1小時后,身體不適,發生猝死。一時間,相關信息傳遍社交媒體。
2月23日下午,傳出經過41個小時的搶救,該員工吳某仍舊不幸離世。
又是猝死?。?!
2019年11月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在節日錄制中突然暈厥,送醫急救后最終宣布心源性猝死;2021年1月《巴啦啦小魔仙》女主角之一孫僑潞因心梗猝死離世,年僅25歲……
在剛剛過去的春節,一則“B站員工過年加班猝死”的話題就曾掀起過大家的激烈討論,這次事件再次引發全網熱議,在感嘆一個年輕生命離去的同時,一份疑似該員工妻子的聊天記錄也是看了讓人揪心。
【網傳其妻子在業主群求助聊天記錄】
猝死,不僅僅是一個生命在極短的時間內突然逝去,同時還包括給所在家庭帶來的巨大傷痛。
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《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》,在我國每年有54.4萬人逝于心源性猝死。相當于每分鐘,就會有 1 個人因猝死離世。
哪些人群和習慣容易引發猝死?
l 長期抽煙喝酒:風險是正常人的幾倍。 l 長期熬夜:影響心血管健康,發病若未及時急救容易猝死。 l 經常過度勞累:熬夜加班,生活作息不規律,身體肯定吃不消,是引發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。 l 打呼嚕:多數情況下不會有問題,但如果呼吸暫停時間過長,是有可能誘發心臟驟停的,也就是睡眠猝死。 l 壓力大、抑郁焦慮: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,導致高血壓、冠心病等,誘發猝死。 l 過度肥胖:肥胖人群更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,易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。 l 身患相關基礎疾病:心臟疾病導致的心源性猝死,占猝死病因的75%;
發生猝死的征兆有哪些? l 心慌、心悸 l 不明原因的疲乏 l 胸部疼痛 l 加重的胸悶 l 室溫時手腳突然冰涼 l 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、暈厥 l 明顯的紫紺、口唇發紫、血氧下降
出現相關癥狀不一定會發生猝死,但一定要注意及時就醫檢查。
猝死的日常預防 猝死看似突發情況,無法預防,但在危險發生前,我們是可以通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管理,降低其發生幾率的。
l 檢查: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風險早發現早解決。 l 診治:身體出現不適時別抗、別忽視,及時就醫,查明病因和治療;患有相關基礎病人群,定期復查,隨身攜帶藥品。 l 養成好習慣:戒煙限酒;避免暴飲暴食,選擇清淡、低脂、低鹽飲食;保持情緒穩定;保證充足的睡眠;適度運動,做到勞逸結合。
注意:很多人為了身體健康就跟風健身,但要注意,如果你本身已經很累了就不要去健身了,當下最需要的是休息,疲勞健身,風險更大。
發生猝死時的急救
關于生死搶救素有“黃金四分鐘”的說法;4分鐘內得到救助的患者存活率50%以上,4-6分鐘內進行救治的存活率約10%,超過6分鐘存活率僅4%,超過10分鐘存活率,接近為0 ...... 央視新聞
所以 多一個人學會急救技能 關鍵時刻就可能多救一條人命!
想了解急救培訓,可識別下方二維碼報名或咨詢 報名入口 | 點擊識別二維碼報名! 立即咨詢 | 點擊識別添加客服小青
參考資料: 1.央視新聞:心源性猝死如何急救?“黃金4分鐘”很寶貴! 2.人民網:猝死前的六大征兆 千萬要留意 3.搜狐:可怕!猝死年輕化,這些壞習慣一定要改掉 4.《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》
文章分類:
健康康復知識
|